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锦达研究团队建立基于RNAi技术的红火蚁害虫控制方法

发布者:陈铫辉发布时间:2024-05-17浏览次数:

红火蚁作为全球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由于食性复杂、习性凶猛、繁殖迅速、竞争力强,入侵后易在短时间内暴发成灾,对入侵区域的农林业生产、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危害。使用传统农药防治红火蚁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而RNAi已经被证明其对昆虫防治有重要作用,其能够特异性的防治昆虫生长和繁衍。但是目前的研究缺乏系统高效的红火蚁RNAi体系以及规模化应用的报道。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锦达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发表题为Establishment of RNAi-Mediated Pest Control Method for Red Imported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建立RNAi技术的红火蚁害虫控制办法) 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红火蚁RNAi体系,同时筛选高效RNAi靶标基因并评估该dsRNA作为核酸农药的脱靶效应风险。


作者首先从红火蚁基因组中挑选了6个看家基因,通过口服dsRNA检测不同基因的RNAi效率,结果发现取食Siv-ATPaseE基因的dsRNA对于红火蚁有最好的致死效果;随后发现脂质体Lipsome与dsRNA混合可显著提高 RNAi 效率及红火蚁的死亡率;根据已建立的 RNAi 体系发现这种dsRNA 还对蚁后具有一定的致死作用,而且没有发现与序列相关的严格脱靶效应;最后,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的 dsRNA 能够引发红火蚁的RNAi效应,证实了该方法有望未来用于田间的红火蚁防治。


1 红火蚁RNAi的体系建立及潜在脱靶效应风险评估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锦达副研究员与硕士研究生陈铫辉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锦达副研究员和福建农林大学省部共建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侯有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三基研究员参与了项目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张亚欣、本科生林锦文以及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汤宝珍也参与了该项研究。本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000500)、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CARS-170302)、福建农林大学校杰出青年基金(xjq202119)和福建农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访学基金(KFXZ23006)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afc.4c00654.